阅读《21世纪环球大探索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因为这本书内容丰富,需要看、值得看而且值得记忆的地方太多,更重要的是,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自身长期引以自豪的探险、开发等一系列开拓性活动,重新衡量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得失。
这本书只有308页,非常简约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创建过程。与其它“发展史”不同的是,本书不仅记载着人类开发自然界的丰功伟迹,也实录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。翻开书页,在《世界各地的动物》一页之后,赫然便是一页《已绝种的动物》图谱!其中“为人类所灭绝的动物”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。“20世纪以后,平均1年就有1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,如今已达到1年消失100种。其中有许多是由于人类的开发或为了取得其皮张、羽毛和食肉,甚至单纯为了取乐而遭杀戮。”读着这样的说明文字,令人汗不敢出。我们已经见不到恐鸟、袋狼、蓝马羚等88种哺乳动物、109种鸟类和数不清种类的昆虫了,而就在此书的前一页,虎、大熊猫等一大批我们现在仍然能见到的动物不也正处于濒危状态吗?在这本书里,人类“文明”的劣迹触目惊心。前苏联大灌溉计划的失败使咸海水位下降,照片上日渐干涸的咸海一片黄沙,满目蛮荒。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,自然界作出了无可弥补的牺牲。“可持续发展”的概念早在21世纪之前就已被人类提出,在新的千年中,它应该成为人类发展的原则。
或许征服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淀下的最大恶习。征服自然、征服人类、征服全世界几乎成为过去人类文明创建的根本动力,它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成果,却也留下了令人扼腕的遗憾。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张照片: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历经艰险,终于踏上了南极极点。但他并没有因此兴奋激动,因为极点上已插上了一面挪威国旗,原来挪威人阿蒙森已于1911年12月到达南极点,比斯科特早到了1个多月而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点的人。斯科特等人大失所望,但这种失望又是多么的可笑。完成创举的兴奋完全被没能彻底满足的征服欲所摧毁,巨大的收获竟然因心头的一丝阴云而变得黯然无光。人类为什么要在创造的同时背上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?在返途中,斯科特不幸遇难。也许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,他也没能因为自己的探险活动而快乐起来。一段原本相当完美的生命历程在欲望中消失,这真是探险家最大的失落。对自然也罢,对自我也好,没有善待的意愿,文明与蛮荒的界线如何划定?
今天,我们正在接受一种全新的生存理念。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世界,战天斗地已是过去的事情。人类探险与探索的目的不再是征服,而是为了亲近自然,同时亲近人类自己,特别是彼此的心灵。面对新的世纪,新的文明,生命的文明正在创建。
《21世纪环球大探索》
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